北京较好的痤疮医院 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hl/210722/9216890.html匈奴是一个对亚欧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族群,其历史轨迹颇值得细细品味。
我们对匈奴的认识通常停留在秦汉时期,蒙恬、卫青、霍去病等名将驱逐匈奴的故事上。事实上,关于匈奴的可靠史料记载,是自公元前3世纪头曼时代至公元5世纪阿提拉逝世,这中间约有年之久。头曼单于我们比较熟悉,他对应的是秦始皇和秦朝的边疆大将蒙恬。而阿提拉则是率领匈奴大军在欧洲大陆上席卷西罗马帝国的“上帝之鞭”。
名画《伟大的利奥一世会面阿提拉》
公元年,匈人首领阿提拉率军席卷西罗马帝国,教皇利奥一世与阿提拉会面,答应赔款和亲,才令其大军止步。
那么这年里,匈奴人到底发生了什么,为何他们从东方崛起又在西方横行?曾经的匈奴人到了今天,演化成了哪个民族?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,探寻匈奴人发展变迁的始末。
崛起期:与庞然大物一同兴起于东方
追溯匈奴的起源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称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,名叫淳维。淳维是夏朝末后(夏朝君主称“后”)桀的子嗣,然而从淳维到头曼以前的时期,无可靠史料记载,所以此起源纯系匈奴人的传说,仅供参考。
匈奴本身无文字史料,秦以前事迹难以考
夏、商代时,推测匈奴是处于松散部落阶段,具体情况不得而知。到了周代的战国末期,匈奴进犯赵国,被名将李牧击败,这时匈奴才初步进入我们的视野,但也只是有模糊的轮廓。
有详实史料记载的时间是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的,这一时期草原上的游牧部族匈奴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,逐渐兴起于内蒙古阴山山麓,建立了匈奴汗国,一般认为头曼是第一位匈奴单于(chányú)。
可惜匈奴崛起的同时,也遇到了身边第一个庞然大物的崛起,那就“横扫六国、吞并天下”的强秦!
秦国有多强势就无需赘言了。秦军大将蒙恬在秦始皇的授命下,于公元前年,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,收复河南之地,威震北疆。
这是匈奴第一次被中原大一统王朝痛击,不得不忍痛割舍阴山以南肥沃的草场,向北撤退。
匈奴的第二位单于冒顿(mòdú),是个十分厉害的角色,他通过“鸣镝弑父”夺取汗位。
冒顿单于在位期间,东灭东胡,西破月氏,南征北讨,首次统一北方草原。在秦末汉初之际,匈奴迎来了全盛时期,对初立的汉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,汉高祖刘邦曾一度陷入“白登之围”(公元前年),靠陈平的奇谋才逃出生天。
汉高祖刘邦去世后,汉文帝、汉景帝与民休养生息,采取和亲政策,双方暂时止戈。
衰落期:接连重创,南北分裂
汉武帝时期,大汉厚积薄发,决定铲除匈奴这一心腹大患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以卫青、霍去病为大将,自公元前年开始,接连发动了漠南之战、河西之战、漠北之战,匈奴被强悍的大汉骑兵打崩,失去了河西地区和漠南地区,伊稚斜单于率领残部向漠北地区逃遁。
这是匈奴第二次被中原大一统王朝痛击,这一次被打得比秦朝那次还惨,匈奴不得不躲在漠北舔舐伤口,休养恢复。
公元前58年(汉宣帝),匈奴内部内讧,出现五单于争立。最终以郅支单于占据漠北王庭,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大汉而告终,这是第一次南北分裂。后来郅支单于则率部众退至中亚康居(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,即哈萨克斯坦一带),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北王庭。
公元前36年(汉元帝),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响,覆灭不归附的郅支匈奴,西汉后期名将甘延寿、陈汤远征康居的匈奴,击杀郅支单于,北支匈奴覆灭。“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就是打陈汤这里来的。
公元前33年,随着呼韩邪单于娶王昭君,与汉修好,终西汉一朝不再有匈奴之患。
进入东汉以后,公元48年,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,匈奴高层内斗,呼韩邪之孙日逐王比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,日逐王比带4万多匈奴南附东汉,匈奴再次南北分裂。
由于北匈奴不断骚扰东汉边疆,公元89年(汉和帝),窦宪、耿秉出击北匈奴,大败北单于,在燕然山勒石纪功而还。后又两次出击,匈奴一败再败,公元91年,北匈奴主力不得不西迁逃往乌孙、康居一带,出现了日后的悦般国。
这是匈奴第三次被中原大一统王朝痛击,北匈奴被迫向西迁徙求生存,此举也影响到了中亚和欧洲的历史。
那么至此,东汉时期的南匈奴内附称臣,北匈奴西迁远走,匈奴的南北分裂使得匈奴人的发展进入了两条不同的轨道。
余辉期:北支席卷欧洲,南支内侵立国
·南匈奴变迁轨迹
南匈奴内附东汉,成为藩属,定居在边塞和曾经的河南之地。公元4世纪,在五胡乱华时期,匈奴人刘渊率先建立前赵,后于公元年被羯人石勒灭亡。
公元年,铁弗人(匈奴与鲜卑混血)赫连勃勃建立胡夏政权,后于公元年被北魏灭亡。
公元年,卢水胡(融入匈奴的月氏人)沮渠蒙逊建立北凉,公元年被柔然攻灭。
在此之后,南匈奴就没有比较大规模的政权存在了,其族群不断婚配混血,已经逐渐融入到华夏民族中,再难分离。
·北匈奴变迁轨迹
关于北匈奴的史料相对较少,以下是结合中外史料记载,大致推导的北匈奴西进历程,不保证精确无偏差,仅供参考。
北匈奴在向西迁徙过程中,曾经过乌孙占据了粟特。《北史》引《魏书·西域传》记载,公元年,魏克姑臧时得知,粟特是匈奴国家,自建国起已历经三位国王。
公元年,占据粟特的匈奴人在首领忽倪的带领下继续西侵,征服了罗马帝国东面的东哥特人,然后又逼走了西哥特人。
公元年,继任匈奴首领乌单打败罗马帝国的将军干那斯并杀之于多瑙河下游,也就是今天的罗马尼亚境内。
公元年,乌单在一次军事行动中遇袭,差点被杀,使他的威信大降。之后,乌单便消失在了史料记载中。若干年后,出现了新的匈奴首领名字记录,他们是俄塔和卢阿。
公元年,俄塔率先侵入欧洲中部和西部,后战败被杀,其弟卢阿继任。
公元年,卢阿应该是侵入罗马的色雷斯和马其顿尼亚的匈奴首领。
公元年,卢阿已死,两个侄子布雷达和阿提拉继位。
公元年,布雷达去世,阿提拉成为了欧洲匈奴帝国的唯一统治者,在欧洲大陆上肆虐。在欧洲人心目中,他就是残暴的代名词,是“上帝之鞭”。阿提拉治下的匈奴帝国东起自咸海,西至大西洋海岸;南起自多瑙河,北至波罗的海。这也是欧洲匈奴帝国最后的辉煌时期。在阿提拉死后,他的继承人不堪重任,匈奴帝国逐渐分崩离析,走向衰亡。
北匈奴和南匈奴类似,在政权的消亡过程中,族群早已不断融入当地的种族。从匈奴帝国的疆域来看,曾被匈奴占领过的中亚地区和欧洲地区都应该有匈奴血脉的融入。
到了今天,匈牙利人始终坚称自己是阿提拉的后代,尽管他们其实主要是马扎尔人。而很多人